修回日期: 2025-10-05
接受日期: 2025-10-20
在线出版日期: 2025-10-2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分泌空泡毒素等, 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损伤及炎症反应, 故合并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感染可致使胃黏膜病变风险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术后复发风险持续增加.
分析H. pylori感染的EGC患者ESD术后胃癌复发的影响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选取2019-10/2021-10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H. pylori感染EGC患者158例, 根据术后随访3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肿瘤相关资料,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构建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一致性分析对该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
复发组肿瘤直径≥2 cm占比、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占比、病灶数目多发占比、浸润深度黏膜下层占比、Ki-67阳性≥50%占比、H. pylori转阴失败占比、术前血清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 CA724)、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induced protein, TGFBI)、胃泌素17(gastrin-17, G-1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 R0切除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 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Ki-67阳性≥50%、H. pylori转阴失败、CA724、NLR、TGFBI、G-17均为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 该模型预测ESD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87, 高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分期系统预测AUC值0.812(Z = 2.014, P = 0.036<0.05), 该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关性大小Dxy值为0.774, 当阈概率为5%-98%时模型的获益性较高, 且列线图模型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结果的Kappa值为0.628.
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Ki-67阳性≥50%、H. pylori转阴失败、CA724、NLR、TGFBI、G-17均是H. pylori感染E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 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及临床效用, 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复发的有效模型, 并可指导临床防治.
核心提要: 既往关于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术后复发风险的研究多为影响因素分析, 有关模型构建的风险预测研究尚不多见. 因此, 本研究尝试性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EGC患者ESD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并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 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