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0-07-13
接受日期: 2020-07-15
在线出版日期: 2020-08-2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慢性腹痛、腹胀和肠道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低度炎症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IBS的确切炎症标志物是什么, 这些炎症标志物与IBS的诊断和分型之间有何关联均不清楚.
明确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否可以成为IBS诊断和分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本研究旨在了解IBS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hs-CR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IBS亚型的关联, 以期为不同亚型IBS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提供实验基础.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 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的浓度;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相关分析创新性的研究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hs-CRP与IBS诊断和分型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并发现, 在新的罗马IV诊断标准下, IBS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hs-CRP的高表达与腹泻型IBS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和感染后IBS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I-IBS)亚型密切相关. 在IBS-D和PI-IBS亚型中, 血清hs-CRP的表达水平与促炎细胞因子TNFα呈正相关.
本研究通过实验证实hs-CRP可能可以作为潜在的炎症标志物用于IBS-D和PI-IBS的辅助诊断和治疗. 在新的罗马Ⅳ诊断标准下, 扬州地区IBS患者存在明显的低度炎症反应, 并且在五种亚型中, PI-IBS和IBS-D亚型的炎症状态更明显, 提示临床根据不同亚型给予积极有效的抗炎治疗.
本研究只观察了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 有时不能代表肠道炎症局部的表现, 在未来研究中将通过肠道组织样本的收集和实验来丰富今天的结果. 另外本次研究总样本量不大, 导致某些亚型的病例数只有十几例, 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部分研究结果存在偏倚, 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