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20-06-27
接受日期: 2020-07-15
在线出版日期: 2020-08-0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新型感染性疾病. COVID-19除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外, 还常伴随着肝功能损伤. COVID-19患者中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4.8%-53%, 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的轻度升高. 然而, COVID-19相关的肝功能损伤的机制不甚清楚.
COVID-19相关肝功能损伤较为常见, 其原因不清. 探索COVID-19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 另一方面为肝功能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0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 旨在探索COVID-19相关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既往研究发现男性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并且更易发展成为重症. 在本研究中, 我们亦发现男性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伤. 进一步探索男性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及引起肝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整体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研究收集整理10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通过χ2检验分析临床特征相关指标与各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在本次研究中, 我们发现ALT、AST异常升高的比例分别为28%和10%,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γ-GGT)、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的比分别例为20%和7%, 总胆红素升高的比例为6%. 男性患者更易出现ALT (P<0.001)、AST (P = 0.006)和γ-GGT (P<0.001)的升高.
男性患者更易出现COVID-19相关的肝功能损伤.
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 且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 能更为准确的分析COVID-19相关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防治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尸体解剖病理结果能为新冠病毒是否直接感染肝组织提供直接证据, 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诊治策略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