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 2014-01-14
接受日期: 2014-01-18
在线出版日期: 2014-03-18
目的: 对比扩张术、扩张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以及支架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后的食管动力学变化.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30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其分为A组30例, B组38例以及C组62例. A组采用水囊扩张术治疗; B组采用水囊扩张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 C组采用支架扩张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 治疗(支架取出)后1 wk、6和12 mo时检测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食管体部顺行性收缩比例、非协调性收缩比例、食管下括约肌上10 cm收缩幅度并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支架取出)后1 wk的各项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对比,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支架取出)6 mo后, B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为-28.82 mmHg±9.18 mmHg, 松弛率为34.53%±10.17%, 食管体部收缩幅度为-27.47 mmHg±8.04 mmHg, C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31.11 mmHg±7.46 mmHg, 松弛率为36.12%±10.45%, 食管体部收缩幅度为-32.01 mmHg±9.58 mmHg, 均显著高于A组(P<0.05); 治疗(支架取出)12 mo后, C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为-18.71 mmHg±2.64 mmHg, 松弛率为18.63%±7.84%, 食管体部顺行性收缩比例为20.54%±9.45%, 收缩幅度为-28.69 mmHg±7.56 mmHg, 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
结论: 水囊扩张术、扩张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支架扩张术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 而支架扩张术能够更为长久地维持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远期疗效更佳.
核心提示: 本研究通过检测扩张术、扩张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以及支架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后的食管动力学变化以对比3种内镜疗法的临床疗效. 水囊扩张术、扩张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支架扩张术均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 而支架扩张术能够更为长久地维持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远期疗效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