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The Author(s) 2005. Published by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内在机制
    
    
    张锦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 上海市 200032
张锦生, 男,  1944-3-14生,  江苏省镇江市人,  汉族. 1968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  1985年原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肝病病理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9970337, N0. 30170417.
通讯作者:  张锦生, 200032,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 jszhang44@shmu.edu.cn
电话:  021-54237049 传真: 021-54237539
收稿日期: 2004-12-27
修回日期: 2005-02-21
接受日期: 2005-03-02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4-01
    修回日期: 2005-02-21
接受日期: 2005-03-02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4-01
    Abstract
激活的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产生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 细胞因子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氧化应激、微环境ECM的改变是激活肝星状细胞的主要外部机制, 激活时最初的显著变化是细胞质内脂滴和维生素A减少甚至消失, 并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脂滴(含中性脂肪)的存在意味着向脂肪细胞分化, 肝星状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及去分化与其激活有何关联, 是激活时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 还是仅仅为一种伴随现象?最近的工作表明, 与脂肪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C/EBP-α和PPARγ基因表达下调及维生素A信号转导削弱是肝星状细胞激活的重要内在机制. 如果能从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外部和内在机制两方面都进行干预的话, 有可能提高肝纤维化的疗效.
        Keywords: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激活
    
    
 
         
                         
                 
                 
                 
                 
         
                         
                         
                        